三是要求这些部门和人员同保密工作部门签订保密工作合同,以此具体明确他们的义务、责任,东城街道销毁,以及必要的处罚措施。这项工作要取得工商、门的协同配合。 (四)严肃查处失、泄密事件。目前,对失、泄密责任人查处不严,保密工作部门性不够,是失、泄密事件不断发生的原因之一。要有效地防止文件销毁过程中失、泄密现象的不断发生,文件资料销毁,就要对文件销毁过程中,违反有关规定造成失、泄密文件的责任人,进行严肃查处,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以维护保密工作的严肃性和保密工作部门的性。
(三)“无密可保”的糊涂心理。“无密可保”是在相当一部分人思想中存在的错误观念,认为没有什么“国家秘密”存在。有的人由于存在这种错误观念,因而缺乏保密意识,对保密规定、保密知识一无所知。这种人在销毁文件过程中,密件与非密件不作区别,不分别处理,全部当做普通文件、资料处理,造成失、泄密事故的发生。 (四)*保密,存在的轻敌心理。认为现在搞**,打开**,便一切都要敞开。和各国交朋友,便不存在敌人,*对人家保密,不知道既使是友好国家之间,也存在竞争。这些人销毁密级文件时,认为销毁密级文件的有关规定只是“小题大做”、“吹毛求疵”,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马马虎虎,不按规定办,结果造成失、泄密。如有人将文件送到销毁点,当天没有销毁完毕,既不将剩下的文件带回,又不留人看守,结果文件被盗,造成失、泄密。
1. 删除一个文件之后,还没写入新的内容之前,这个文件其实还存在于磁盘中,只是通过手工找不到磁盘上对应这个文件的目录了。
2. 删除一个文件之后,重新写入了新的内容,档案销毁,但是没有把全部的内容覆盖。
以上两种情况,种的话就可以通过一些比较*在市面上找到的软件重新搜索下目录,账本销毁,找到那个被“涂掉”的目录页,那么那份原本的内容就找到了。*二种情况的话就比较麻烦,虽然可以通过软件找到原本文件的名字,但是因为文件已经有一部分被擦掉了,所以也只能找到剩下的没被擦掉的一半文件了。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刚刚说到如果一个文件删除之后磁盘写入新文件的时候其实是擦掉一个字再写上一个字的,这对于磁盘来说效率很低,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磁盘碎片”。
用户手工进行磁盘碎片整理的过程也就相当于手工把磁盘扫描一遍,一旦看到已经涂掉目录的内容,就把内容给擦掉。这样整理之后的结果是磁盘焕然一新,新来的数据写的很快,但是如果想要再找回文件,那就更困难一些。